常見感染疾病
認識腸病毒D68型
2021-02-25
認識腸病毒D68型
EV-D68屬於100多種非小兒痲痹之腸病毒的其中一種,首次於1962年在美國加州被發現。  一般來說,EV-D68主要影響1-22歲的兒童、青少年、青年。  臨床症狀與我們印象中的腸病毒有相當大的出入,包含:流鼻水、打噴嚏、咳嗽、全身痠痛、肌肉痠痛等“類感冒”的上呼吸道症狀。  較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喘鳴(wheezing) 、呼吸困難。  有研究報告指出,本身患有氣喘的孩子若是感染EV-D68,更有可能會引發急性呼吸困難。  有一部分的患者在上呼吸道症狀痊癒約一週後,出現急性無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 myelitis),造成急性無力肢體痲痹和癱瘓。
在2014年時,EV-D68在美國造成大流行,全國共有1.153起確診個案,好在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在翌年與2016年已無流行。  在這一千多起個案中,共有約111個孩子出現癱瘓的情況。  其中有些孩子甚至全身8成的肌肉都受到影響,無法走路,手抬不起來,也無法吞嚥,必須靠鼻胃管灌食。  而在這100多起癱瘓個案中,只有個位數的孩子肌肉功能完全恢復,其他人面對的是未知,和無止境的等待。

有鑒於美國的流行,台灣從2014年7月開始也將EV-D68納入社區腸病毒監測項目,並在2014與2015年分別檢測出8件與16件感染個案,檢測陽性率為0.27%與0.56%,也沒有出現急性無力性肢體痲痹的案例。  有趣的是,台灣疾管局針對2014年與2015年檢驗出EV-D68陽性的檢體病毒株與在2014年在美國造成大流行的病毒株做了基因序列的交叉比對,發現有顯著的差異;   然而,2017年8月17日於台灣出現了一例癱瘓狀況的男童。  該男童之檢體病毒基因序列卻與美國株非常類似。 據報導,病例男童、同住家人、就學接觸者,當時都沒有相關旅遊史,周圍的人也沒有出現症狀。  因此該病例的感染源極有可能來自境外移入。
 
EV-D68在什麼時候會流行? 如何傳染?
據統計,EV-D68的流行期於每年的夏季與秋季,而台灣因地處亞熱帶,全年平均溫度較高,終年都有感染之危險。 EV-D68與其它腸病毒傳染途徑相同,經飛沫傳染(口水、鼻涕、痰液)。  故落實良好個人衛生、勤洗手(用肥皂、搓揉至少20秒)、避免用髒手揉眼睛、碰鼻子和嘴巴、注意環境消毒與清潔等。  值得注意的是,EV-D68對於氣喘兒更具威脅性,所以在腸病毒流行季節,患有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的大小朋友們更應該妥善控制過敏及氣喘的情況,以免病毒感染後引發急性呼吸困難。
 
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法?
和其他的腸病毒感染相同,EV-D68目前並無特效藥。 我們可以給予患者症狀治療以減輕上呼吸道症狀的不適。 而針對肢體痲痹,在美國曾經嘗試用抗病毒藥物、系統性類固醇、免疫療法等,卻無一產生顯著效果。 只有時間能改善肢體無力的情況。
相信這幾天的新聞報導應該嚇壞了不少家長們。  的確,肢體癱瘓是個非常可怕的情況,因為我們無法預測肌力是否能復原、復原的程度、復原的時機。  值得慶幸的是,美國已有數個有關急性肢體痲痹的大型研究正在進行中,包括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針對同時感染EV-D68的手足中,有人發生肢體癱瘓而其他人卻沒有的案例進行分析。 在台灣,大部份檢驗出EV-D68陽性的個案也沒有發生癱瘓的狀況。  我們目前能做的,只有提高警覺、注重衛生、多多洗手、避免出入人多的場所,才能把感染機率降到最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