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疫情時代,口罩令解除與生活回歸正軌後,各式病毒伺機而動。 家長們除了感覺孩子感冒發燒比率增加了,且常常剛康復回去上課就又很快地被傳染新的感冒。 除了近日爆發一波疫情的腸病毒以外,另一個容易引起發燒再加上嚴重咳嗽、甚至細支氣管炎與支氣管肺炎的病毒便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了。 相比於流感病毒、腺病毒、去年秋冬大流行的呼吸道融合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知名度較低,但其實造成的威脅不容小覷。 研究顯示,除了引起急性的上下呼吸道症狀,hMPV感染也可能誘發過敏、喘鳴、以及增加後續產生氣喘的比率。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吧!
什麼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是一種RNA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屬,與數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如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麻疹、腮腺炎病毒同屬。 hMPV共有三種基因型: A、B感染人類,C型只感染鳥類。 研究顯示,hMPV臨床致病機轉與呼吸道融合病毒類似,病毒透過G蛋白附著於宿主細胞,F蛋白與細胞膜融合並穿透進入細胞,後續L蛋白則啟動病毒轉率與複製。 其中的G蛋白與F蛋白會引起下游發炎物質的生成並走免疫反應的第二型輔助型T細胞路徑,使氣管呈現過敏現象,導致氣喘收縮與喘鳴的發生。 義大利研究顯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佔幼童呼吸道感染的25%,最多的診斷為支氣管肺炎。
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指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高峰落在春季及初夏,且容易和其他病毒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出現共同感染的情況。 英國研究發現,同時感染hMPV與RSV會使病情嚴重程度增加至10倍之多。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平均感染年齡甚早,在6-12個月的幼兒中近25%血清抗體呈現陽性,於5歲時近100%,並以2歲以下的幼兒症狀最嚴重。 由此可知,雖然嬰幼兒感染hMPV併發喘鳴與細支氣管炎較高,對於年齡較大的兒童與成人造成的影響其實與般呼吸道感染差不多,在社區中常見且廣泛傳播。
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會有哪些症狀?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感染的臨床症狀與呼吸道融合病毒相似,個體間症狀嚴重程度差異性高。 可從無明顯症狀,到輕微上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水,至嚴重的細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與肺炎。 潛伏期通常為5~9天,症狀包含:發燒(2~7天)、咳嗽、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喘鳴、甚至是合併結膜炎、中耳炎、腹瀉等。 高風險族群除了2歲以下幼童外,本身為早產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疾病、免疫缺陷患者、65歲以上長者感染後嚴重程度也較高。 此外,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後也需注意後續的續發性細菌感染,如細菌性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與肺炎等。
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有後遺症嗎?
我們曾分享過,病毒感染為誘發過敏與氣喘的一大因子。 主要可透過以下幾個致病機轉:提高副交感神經的訊號造成支氣管攣縮; 增加下呼吸道黏膜肥厚、細胞浸潤和血管通透性造成水腫; 增加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強度引起氣管緊縮; 造成呼吸道上皮細胞損傷; 增加氣道的發炎反應。 可觀察到感染後的細胞浸潤 (中性球、淋巴球、嗜伊性白血球)與發炎物質 (NO、IFN 、TNF- 、IL-11、IL-6、IL8、GM-CSF、RANTES)濃度增加。 與其他病毒相比,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皆有更高的機率引起喘鳴與誘發氣喘。 這是由於此兩種病毒的F-protein與G-protein會能夠活化我們免疫系統中的TLR4接受器並引起下游發炎物質TNF-alpha、IL-10的生成,走免疫反應的第二型輔助型T細胞路徑,引起下呼吸道過敏反應。 除了增加急性感染時出現氣管緊縮與喘鳴的風險外,由於TLR4接受器剛巧又是塵蟎等過敏原導致氣喘反應的重要中間物質,當患者未來再次暴露過敏原,體內具免疫記憶的TLR4接受器便會被激活,進而導致氣喘的發生。
發表於“兒科肺病學”期刊的西班牙研究發現,嬰兒時期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並引起細支氣管炎的患者,於3~5歲時出現氣喘的風險,為未出現細支氣管炎幼童的5.2倍。 相較於其他增加氣喘風險的狀況: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之細支氣管炎的4.68倍,過敏性鼻炎的1.7倍,以及異位性體質家族史的1.75倍,都來得更高。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同時感染數種病毒也會使後續出現喘鳴與氣喘的比率增加。 發表於“感染性疾病期刊”的美國研究也發現,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也可能直接引起成人氣喘急性發作。
要如何診斷與治療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診斷目前仍以臨床診斷為主,若要確認則可選擇快篩、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血清抗體檢測、病毒培養等方式。 在治療上目前並無特殊抗病毒特效藥。 臨床處置多以症狀緩解藥物以及足夠的水分與營養為主。 若出現喘鳴,須給予蒸氣與氣管擴張藥物治療。 注意補充水分也可稀釋痰分泌物,避免濃稠的鼻涕與痰液造成呼吸道阻塞與倒流刺激氣道,引發嚴重咳嗽甚至是氣管緊縮。 值得注意的是,若合併續發性細菌感染,則需即時使用抗生素治療,避免細菌性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與支氣管肺炎惡化。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可以預防嗎?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傳播途徑除了飛沫傳播外,直接或間接接觸受污染的體液或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之一。 因此,單依靠戴口罩無法完全防範,需勤洗手並避免觸碰眼耳口鼻。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目前並無疫苗可預防,且感染率極高,建議還是著力於避免重複交叉感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健康均衡飲食來增加免疫力,才是根本之道。
References
CDC疾管局官方網站
https://www.cdc.gov.tw/Uploads/archives/2489bbac-c610-4d65-b8e4-7473abcb6ecc.pdf
Rudd PA, Thomas BJ, Zaid A, MacDonald M, Kan-O K, Rolph MS, Soorneedi AR, Bardin PG, Mahalingam S. Role of human metapneumovirus an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asthma exacerbations: where are we now? Clin Sci (Lond). 2017 Jun 30;131(14):1713-1721. doi: 10.1042/CS20160011. PMID: 28667069.
Williams JV, Harris PA, Tollefson SJ, Halburnt-Rush LL, Pingsterhaus JM, Edwards KM, Wright PF, Crowe JE Jr. Human metapneumovirus an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in otherwise healthy infants and children. N Engl J Med. 2004 Jan 29;350(5):443-50. doi: 10.1056/NEJMoa025472. PMID: 14749452; PMCID: PMC1831873.
Jartti T, van den Hoogen B, Garofalo RP, Osterhaus AD, Ruuskanen O. Metapneumovirus and acute wheezing in children. Lancet. 2002 Nov 2;360(9343):1393-4. doi: 10.1016/S0140-6736(02)11391-2. PMID: 12423987; PMCID: PMC7119306.
García-García ML, Calvo C, Casas I, Bracamonte T, Rellán A, Gozalo F, Tenorio T, Pérez-Breña P. Human metapneumovirus bronchiolitis in infancy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asthma at age 5. Pediatr Pulmonol. 2007 May;42(5):458-64. doi: 10.1002/ppul.20597. PMID: 17427899.
Williams JV, Crowe JE Jr, Enriquez R, Minton P, Peebles RS Jr, Hamilton RG, Higgins S, Griffin M, Hartert TV. Human metapneumovirus infection plays an etiologic role in acute asthma exacerbations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in adults. J Infect Dis. 2005 Oct 1;192(7):1149-53. doi: 10.1086/444392. Epub 2005 Aug 29. PMID: 16136455; PMCID: PMC1476781.
Ruiz, S., Calvo, C., Pozo, F. et al. Lung function, allergic sensitization and asthma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fter viral-coinfection bronchiolitis. Sci Rep 12, 7552 (2022).